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已經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其形勢仍然極其嚴峻。我國目前淡水資源相當短缺,人均擁有量2300m3,列世界100多位,等同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由此來看,我國目前的水污染形勢較嚴峻,特別是城市污水的排放對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的影響非常突出。污水綜合排放是控制水污染,并要求地面水及地下水質能保持良好狀態,保障人體健康,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發展來制定的。
此標準按排污方向,分年限規定69種水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及部分行業最高允許排放量等。國家最高排放標準與國家行業排放標準不交叉執行。規定污水是生產與生活活動中排放的水的總稱。排水量在生產過程中直接用于工藝生產的水的排放量。明確不包括間接冷卻水,廠區鍋爐,電站排水等。
自2016年7月1日起,新建城鎮污水處理廠執行一級A標準。對于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含工業廢水比例較高的污水處理廠、鄉鎮污水處理廠執行難度較大,放寬到一級B標準。
工業廢水的比例80%不能確定是污染物濃度還是流量,應該明確。這一條按照條文理解可以作為污水處理廠建設的標準,由于污水廠來水是變化的,在污水廠運行過程中,如果比例超標,經污水廠申請,可以適當放寬排放標準。
仍保留原標準中對于COD大于350mg/L的污水處理廠按照去除率要求,同時增加對于總氮超過60mg/L的污水處理廠也按照去除率或者碳氮比要求。
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涉及到污水處理費、企業運行成本、居民水費等多個因素,任何國家排放標準和經濟代價之間都追求平衡,不能片面強調一個方面。新標準實施后,保守估計污水處理成本在1/0~3.0元/m3,多數污水處理廠在1.2~1.8之間,目前我國多數城市居民生活污水處理費在0.5元以下,而且城鎮污水處理廠中還有約10%~15%的地下水,今后可能還要處理初期雨水,所以減少按照特別排放限值、一級A標準的適用范圍,否則污水處理廠難以維持正常運行。
其次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和城鎮污水排放標準主要區別是由處理后達標排放污水,排入的流域水質情況決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主要區別是水質要求不一樣。第二類污染物中COD指標,綜合排放標準中一級標準是100mg/l,二級是150mg/l,三級是排放城市管網或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標準500mg/l。綜合排放標準的一級標準是指排放地表水GB3838中三類和排入二類海域的污水標準。 綜合排放二級標準是指排入地表水GB3838中四類和五類水域的標準。 三級標準是排入管網的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標準分為三級,一級又分為一級A和一級B。要求是一級A水做為回用水的水質要求, 一級B是出水做為地表水三類功能水域和海域的二類區。 二級是排入地表水四類和五類的水域。 三級是非重點控制流域或非水源保護區的污水處理廠,只進行了一級處理,所規定的排放標準。
綜合排放標準相比,城鎮污水處理廠COD指標如下:一級A 50mg/l 一級B 60mg/l 二級 100mg/l 三級為120mg/l 5。兩個標準一般區別是綜合排放標準是工業污水為主,城鎮污水廠排放標準是生活污水為主,來水COD濃度低,所以要求嚴格一些。